案例精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检察普法 > 案例精选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时间:2025-02-18 10:30:42  

近年来,医美行业成为消费热点。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不少医美机构推出低价项目、拉新活动吸引潜在客户。近期,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一起以“免费做美容整形”为噱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件。消费者以为能“薅羊毛”,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非法募集资金的一环。

案情模拟:

医生:免费做医美啦!免费做医美!只需要简单签署几份协议,就能享受免费医美项目!

客户:有这种好事?

医生:对哦,为了吸引新客,我们现在推出了补贴业务,只要和我们公司合作的金融平台签署贷款协议,就能享受对应价格的医美项目。

客户:不是做医美吗?怎么还牵扯到贷款和个人征信了?

医生:你放心,后续还款的钱我们公司会按时打给你,你再还给平台就行,相当于免费做项目。

客户:听起来确实是个大便宜……我要参与!

一段时间后,客户收到巨额还款单,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情简介:

被告人陈某某参与经营管理的广州市某医疗美容公司利用贷款平台推出的美容消费专项贷款,自2019年11月推出“免费模式”医疗美容项目,根据每个客户的个人征信及贷款额度,要求客户在贷款平台申请美容消费贷款,再将客户向平台贷款的医美项目价格调至高于市面同等项目的价格,以此骗取更高额度的美容消费专项贷款。

到了每个月的还款日,医美公司定期将所需还款数额转至客户银行账户,再由客户自行向贷款平台还贷。同时,客户授权医美公司使用其肖像用于推广宣传,就能享受免费的项目服务。

该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涉案人员打着低价医美的旗号集资,以补贴业务的形式办理贷款近千人次,非法吸纳贷款共计人民币4600余万元。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陈某某提起公诉,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检察官提醒:

提高防范意识,增强甄别能力,警惕新型非法集资陷阱,认清“免费医美”的本质和风险,理性看待医美项目,保护好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莫贪小利而失大利。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上传*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籍贯*
身份证号码*
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
学历* 学位* 是否有驾驶证*
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毕业时间*
外语水平*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身高体重*
联系地址* 户籍地*
现住址* 婚姻状况*
个人简历
(填写需从大学开始)
*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在何单位/院校 学习/工作 任 何 职
家庭情况* 配偶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其他家庭成员*
本人特长及业绩
*
奖惩情况
备注
注意事项
1、个人简历填写需从大学开始。
2、身高体重固定格式:XXXcm/XXXkg。
3、所有日期类输入固定格式yyyy-mm-dd。
4、工作单位,如果已离职,请填:无。
5、照片手动上传1寸大小的证件照,上传类型支持常用的图片形式;(大小不超过20K)。
6、家庭情况:无配偶的请填写'无',其他家庭成员为父母及兄弟姐妹。请详细填写家庭成员姓名,所在单位,政治面貌及联系方式。
7、备注栏请填写需要说明的重要社会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姓名
身份证号码
求职状态

市检网群 :广州市检 越秀区检 荔湾区检 海珠区检 天河区检 白云区检 黄埔区检 花都区检 南沙区检 从化区检 增城区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 : 番禺市桥街东兴路151号 邮编 : 511400 京ICP备10217144号-1